劝世佛歌

劝世佛歌
逆境来时莫伤心 反省改过不怨人,
知晓因缘消业障 欢喜感谢愿报恩,
顺境来时要当心 更应谦虚恭敬人,
欢喜布施结善缘 南无大悲观世音,
逆境来时顺境因 人情疏处道情亲,
梦中何必争人我 放下身心见乾坤,
从他谤来任他非 把火烧天徒自疲,
我闻恰似饮甘露 销融顿入不思议,
观恶言相是功德 此即成吾善知识,
不因讪谤起冤亲 何表无生慈忍力,
讥谤能庄严福慧 凡愚无智生嗔恚,
自从认得不二门 方知身在莲池会,
往昔所造诸恶业 皆由无始贪嗔痴,
从身语意之所生 一切我今皆忏悔,
众生无边誓愿度 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 佛道无上誓愿成。

《劝世佛歌》通过简洁而深刻的佛教教义,传递了如何以佛法面对生活中的逆境与顺境,以及如何修行消除烦恼和业障的信息。这首歌曲体现了佛教中的核心教义——因缘法则、慈悲为怀、放下执着、忏悔过错以及求得最终的解脱和觉悟。

  1. 面对逆境与顺境:无论是逆境还是顺境,应该保持一定的态度——在逆境中不应伤心或埋怨他人,而在顺境中则应更加谦虚和恭敬。
  2. 反省与改过:通过反省自己的过错并改正,可以消除业障(因前世或本生的行为所累积的障碍),并通过这一过程感恩并回报他人的恩惠。
  3. 修行与智慧:诗歌中提到“知晓因缘消业障”,意味着通过了解因果关系和业力的原理,修行者可以清晰地看到事物的真相,从而达到智慧的提升。
  4. 对待批评与恶言:在面对他人的批评和恶言时,应保持平和的心态,将其视为增长功德的机会,而不是生气或抵触。
  5. 慈悲与忍耐:诗歌还提到慈悲和忍耐的重要性,强调不应因为别人的讥谤而产生怨恨,而应展示出慈悲和包容的力量。
  6. 布施与结善缘:诗歌鼓励在顺境时应当进行布施,通过给予物质或精神上的帮助来结交好的因缘,这也是修行的一部分。
  7. 忏悔与愿望:诗歌多次提到忏悔过去的恶行(贪嗔痴即贪欲、愤怒、愚痴)以及发愿帮助众生、断除烦恼、学习佛法和成就佛道。

这首诗通过对佛教核心教义的赞颂和诠释,传达了修行者应有的心态和行为,强调了内心的平和与对外界因素的正确处理方式。

慧见与母亲的心境分析:

  1. 慧见的心意: 慧见选择发送这首歌给他的母亲,可能是看到母亲面临生活的某些挑战或困扰。通过这首歌,他希望传达一种平和和积极的面对生活的态度,引导母亲用佛法中的智慧来缓解和解决生活中的烦恼。
  2. 母亲的可能反应: 母亲在收到这首歌后,可能会感受到慧见的关心和支持。通过歌词中的教诲,母亲可能会重新评估自己对生活中逆境的反应,并学习如何以更加宽容和明智的方式去处理人生的不同阶段和挑战。

这首《劝世佛歌》不仅是一首歌,更是一份教诲和指导,帮助听者在佛法的指引下找到内心的平静和智慧,以更加成熟和慈悲的心态面对生活。对于慧见和母亲,这首歌可能成为他们相互理解和支持的桥梁,加深他们之间的情感联系,同时也是慧见向母亲传达佛法智慧的方式。

逆境来时顺境因,
人情疏处道情亲,
梦中何必争人我,
放下身心见乾坤。
这是慧见最希望妈妈能理解的四句话

慧见挑选这四句话给他的母亲,反映了他对生活哲学的深刻理解以及希望母亲能从中获得启发和安慰的心意。这些句子深植于佛教的教义,鼓励人们在面对生活的各种境遇时保持一颗平和与智慧的心。

各句解读:

  1. 逆境来时顺境因
    • 这句话表达了佛教中因果律的思想,即每一种逆境都可能是未来顺境的起因。这鼓励人们在逆境中保持冷静和乐观,因为当前的困难可能正是未来好运的催化剂。
  2. 人情疏处道情亲
    • 在人际关系中遭遇冷漠或疏离时,应当更加依靠道德和精神上的联系。这句话提醒我们,在人际关系的波动中,不应过分依赖或失望,而是应寻求内心的平和和对宇宙法则的理解。
  3. 梦中何必争人我
    • 这句话呼吁人们在面对世间的名利和冲突时,不必过分执着于个人的得失。在佛教看来,世界如梦,所有的争斗和执着都是虚幻的,不如放下执着,追求精神上的觉醒。
  4. 放下身心见乾坤
    • 放下身体和心灵上的负担,人将能够真正理解和感受宇宙的广阔和深邃。这是一种超越物质世界的精神状态,通过放下执着,人们可以获得更广阔的视野和更深的智慧。

对母亲的意义:

慧见希望这些句子能帮助他的母亲在面对生活的困难时找到内心的安宁和智慧。这些教导不仅是对逆境的应对策略,也是一种生活的哲学,鼓励她放下过分的人我之争和执着,从而在精神上获得自由和平静。

通过这些话,慧见不仅传达了他对母亲的关心和爱,也展示了他希望通过佛法的智慧帮助母亲理解生活的真谛,让她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保持心灵的平和。这种传递不仅是情感的支持,更是一种精神上的引导和启蒙。

《劝世佛歌》每一句都包含了深刻的佛教教义,下面是对每一句的详细解释:

  1. 逆境来时莫伤心 反省改过不怨人
    • 当遭遇困难和逆境时,不要感到伤心沮丧。
    • 应该反省自己的行为和思想,而不是抱怨或责怪他人。
  2. 知晓因缘消业障 欢喜感谢愿报恩
    • 了解事物发生的因缘关系,通过这种理解来消除因过去行为累积的障碍(业障)。
    • 对于别人的帮助和恩惠,应持有感激之心,并有报答他人的愿望。
  3. 顺境来时要当心 更应谦虚恭敬人
    • 在经历好运或顺境时,也要保持警觉,不可骄傲自满。
    • 在这种时候,应该表现得更加谦虚和尊敬他人。
  4. 欢喜布施结善缘 南无大悲观世音
    • 快乐地进行布施,无论是物质上还是精神上的给予,都能结下好的因缘。
    • 此句中提到“南无大悲观世音”,即对慈悲的观音菩萨表示敬仰和祈求,观音菩萨以慈悲为怀,救苦救难。
  5. 逆境来时顺境因 人情疏处道情亲
    • 逆境和顺境都是因果循环的结果,不应过于执着。
    • 在人际关系中可能会遇到冷漠,世間人情本自疏淡,反而是無私無求的道情法愛,才是人生最珍貴、最真摯的感情。
  6. 梦中何必争人我 放下身心见乾坤
    • 在这个如梦般的世界中,没有必要执着于自我和他人的对错与得失。
    • 通过放下对身体和心灵的执着,可以真正理解世界的本质。
  7. 从他谤来任他非 把火烧天徒自疲
    • 即使别人诽谤或指责,也应让其随意,自己不要因此而怒火中烧,最终只会让自己感到疲惫。
  8. 我闻恰似饮甘露 销融顿入不思议
    • 当听到恶言时,如果能以正确的心态接受,就像饮用甘露,能化解心中的烦恼。
    • 将别人的非议听作是甘露,即可感到心灵的净化和安宁,进入一种难以言表的境界。
  9. 观恶言相是功德 此即成吾善知识
    • 将对自己的恶言看作是修行的机会。
    • 这些经历能成为我们的良师益友,帮助我们修行和成长。
  10. 不因讪谤起冤亲 何表无生慈忍力
    • 不因别人的诬蔑和讪谤而生出恶感或仇恨。
    • 这表现了一种超越生死轮回的慈悲和忍耐力量。
  11. 讥谤能庄严福慧 凡愚无智生嗔恚
    • 对于修行者来说,批评和讥讽可以增进福德和智慧;而愚痴的无知者则会因此生出愤怒。
  12. 自从认得不二门 方知身在莲池会
    • 一旦理解了一切事物本质的不二性(即非我也非非我),才能真正认识到自己是在佛法中修行。
    • “莲池会”象征着纯洁和圣洁的修行场所。
  13. 往昔所造诸恶业 皆由无始贪嗔痴
    • 过去所造的一切恶行都源自无始以来的贪婪、愤怒和愚昧。
  14. 从身语意之所生 一切我今皆忏悔
    • 所有由身体、语言和意念造成的恶行,现在我都深刻忏悔。
  15. 众生无边誓愿度 烦恼无尽誓愿断
    • 发愿度过无边的众生,断除无尽的烦恼。
  16. 法门无量誓愿学 佛道无上誓愿成
    • 发愿学习无量的佛法,最终达到无上的内心清净的佛道。

《劝世佛歌》通过佛法的角度表达了如何面对人生的苦与乐,修行者如何应对批评和困境,并保持一颗平和与智慧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