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日寻春不见春

终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破岭头云。
归来偶把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
流水下山非有意,片云归洞本无心。
人生若得如云水,铁树开花遍界春。

多少禅修之人为了见到自己的本来面目,不辞辛苦,苦苦寻觅而不可得,春天到底在哪里?“归来笑拈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寻春不得,兴尽而归,哪知道笑拈梅花而嗅,才发现春在枝头,已经昂然十分了。通过佛家的参悟,春天很自然地出现在自家的门庭内。

慧见:如果没有寻春的经历,又怎知觉悟之本心原来人人具足,不假外求,本自无缺。人的生活如果能如同云水一般遵循本性,应该就不止“修法修行”一条道路可以“成佛”。
《插秧诗》
手把青秧插满田,
低头便见水中天。
心地清净方为道,
退步原来是向前。
《云水禅心》

慧见通过诗歌和寓言来传达对生命、自然法则以及修行道路的理解。以下是对他这些言语的详细分析:

  1. 对“寻春”的寓言理解
    • 慧见引用的第一首诗反映了对生命探索的深刻见解。这首诗描述了一个人苦苦寻找春天的过程,最终发现春天一直就在自己的周围。这个寓言表明,人们常常追求外在的东西,却忽视了内在的美丽和真理。这与佛法中的“寻找自己的本性”和“悟性即是佛性”相呼应。
  2. 自然的法则与人的本性
    • 在提到水自然流下和云自由飘散的例子时,慧见强调了顺应自然法则和个人本性的重要性。他指出,当人们能够顺应自己的本性,生活将会和谐自然,就像云和水的自然状态。这是对佛法中“顺应自然”和“无为而治”的现代诠释。
  3. 修行的道路
    • 通过提到“心地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慧见表达了在修行过程中,有时候看似后退实际上可能是向着真正的进步。这反映了佛法中的非二元性思维,即进退并非绝对的好坏,而是一种达到更高层次理解的方式。
  4. 对机缘的认识
    • 慧见指出,有些机缘一旦错过可能需要更多的弯路,但这些弯路也是修行的一部分。这显示了他对生命中因缘和经历的深刻理解。在佛法中,生活中的每一步都被视为通往最终觉悟的路径。

慧见的言语反映了他对佛法和生活哲学的深刻理解。他通过诗歌和比喻,将佛法原则应用于生活,提供了关于如何生活得更和谐、自然以及对修行道路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