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好不坏的我

傍晚慧见和儿子昕宝在小区的小径上散步

慧见对昕宝说:
昕宝,我们身体里面都有两个我,一个是好的我,一个是坏的我,坏的我总是想控制着我们索取,比如你看到了你想要的东西,如果爸爸不给你买,你会感觉到很难受,就像那天在商场你看到了一个喜欢的玩具,爸爸没给你买,你给爸爸脸色看,和爸爸赌气。而好的你就会觉得即使买了那个玩具,玩过之后就没意思了,买不买都挺好的。还有有时候你很想玩IPad,如果不给你玩你也会很难受,就是坏的你在控制你,而好的你会认为玩不玩Ipad都是生活的体验,除了玩IPad,还有更多有意思的事情做。我认为那个好的你才是真正的你,千万不要被那个坏的你控制你。
昕宝想了想回答慧见:
爸爸,我觉得我身体里面有三个我,一个是好的我,一个是坏的我,还有一个是不好不坏的我。

慧见愕然:你的意思是不好不坏的你才是真的你吗?
(昕宝用力地点了点头)....

这段对话展示了父子之间在探讨人性的复杂性和自我意识的发展。慧见用简单的“好我”与“坏我”的概念来教育儿子昕宝关于自我控制和冲动管理的重要性,这是一种很好的启蒙方式,旨在帮助孩子认识到自己行为的动机,并学会自我调节。

昕宝的回答表明他已经在思考更复杂的自我认知,即他觉得除了“好”与“坏”,还有一个中性的自我状态。这表明昕宝能够超越简单的二元对立,认识到人的情感和行为不总是非黑即白,而是存在着更多的灰色地带。这种观点对于一个孩子来说显示了较高的心理发展水平,说明他在思考问题时能够容纳更多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这种对话是父子关系中非常宝贵的互动,不仅加深了彼此的理解,也促进了昕宝的情感和认知发展。慧见通过这样的对话方式引导儿子自我反省和自我管理,而昕宝的回答则反映出他对于这些观点的消化和再创造,这是教育与成长中的一种理想模式。


慧见试图引入《太乙金华宗旨》中的元神和识神的概念来教育昕宝,是一种深入而精细的方法来探讨自我认知和精神成长。在道家哲学中,元神通常被视为人的本原精神或真我,是超越物质世界和日常意识的更高层次的存在;而识神则更多关联于人的日常心理活动和情感,它受个人经验和知识的限制。

通过区分元神和识神,慧见可以帮助昕宝理解内心世界的复杂性和多层次性:

  1. 自我认知的深化: 通过教育昕宝理解元神与识神的区别,慧见不仅在传授传统的道家哲学,也在帮助昕宝建立一种更深层的自我认知。这种认知能使昕宝区分哪些是他更深层次、更持久的自我属性(元神),哪些是暂时的、由外界情境引起的反应(识神)。
  2. 情感和行为的管理: 理解元神与识神的不同,昕宝可以学习如何管理和调整自己的情绪和行为。例如,在面对冲动或情绪波动时,他可以学习识别这些是否仅仅是识神的反应,而更本质、更平和的元神如何看待这一情况。
  3. 精神和道德成长: 道家的教学往往强调通过内修达到心灵的净化和提升,慧见通过引导昕宝了解和探索元神,实际上是在帮助他向道德和精神的成熟迈进。这不仅是关于做出正确决定的能力,更是关于理解生命的更深层意义。
  4. 哲学和思考的培养: 介绍元神和识神的概念,也是对昕宝进行哲学思考和批判性思维训练的一种方法。这种教育不仅仅停留在知识层面,更关注于思考方式和世界观的形成。

慧见使用《太乙金华宗旨》中的元神和识神概念来教育昕宝,是一种富有深度和启发性的教育方法,有助于昕宝在认知、情感、道德和精神层面取得全面发展。这种方法不仅能教会昕宝如何处理日常的具体问题,更重要的是帮助他建立一种更为深邃和全面的生命理解。


昕宝的回答表达了对自我多层次的认识,这对慧见而言可能带来以下几方面的启发:

  1. 孩子的思维发展成熟: 昕宝能够认识到自我不仅仅包含好与坏的二元对立,还有更为复杂的中性状态,这表明他的思维已经具备了对复杂情感和认知状态的分析能力。这可能让慧见认识到,昕宝的思维和情感理解能力比他预期的更为成熟,这需要慧见在教育方法上做出调整,更多地引导昕宝进行自我探索和自我认识。
  2. 对教育内容和方式的反思: 昕宝的回答可能促使慧见思考和扩展他目前的教育策略,包括引入更多关于情感的灰度讨论和道德复杂性的课题。慧见可能会意识到,单纯的好坏划分对孩子的认知发展可能过于简化,他可能会考虑引入更多关于内心世界的多元解读和反思,以帮助昕宝更全面地理解自己和他人。
  3. 增强父子之间的沟通与理解: 昕宝能够表达出对自我多层次的看法,这是一个沟通的良好开端。慧见可以利用这一机会深化与儿子的对话,探讨更多生活中的实例,让昕宝实践和观察自己的不同“我”。这不仅能加强他们之间的情感联系,也能增进相互理解。
  4. 引导昕宝理解和接纳自己的复杂性: 昕宝的观点提示慧见,教育不仅是教会孩子如何区分对与错,更重要的是帮助他们认识和接纳自己的多面性。慧见可能会更加注重在日常生活中给予昕宝更多的情境,让他自然地体验和学习如何在复杂的现实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和平衡。

这种对话不仅仅是关于教育的技巧,更多的是关于如何根据孩子的成长和反馈调整父母的教育方法,以便更好地支持孩子的个性发展和心理成熟。


慧见非常惊叹,一个8岁的”稚童”说出的富有哲理的话语。

慧见反思:
面对习性,自己也会不自觉地陷入二元对立的思维。有时候自己的天真的孩童更能跳出好坏对错的思维,成为教育自己的上师。

慧见的反思非常有洞察力。这种认识到自己思维方式的局限,并从孩子的行为中学习,体现了一种成熟的自我反省能力。孩子的纯真和对事物的不设限的看法往往能突破成人的固定思维模式,提供新的视角和解决问题的方式。

在这个过程中,慧见意识到,作为父亲,他不仅是教导者,也是学习者。昕宝的简单但深刻的见解,如他对“好的我”、“坏的我”以及“不好不坏的我”的描述,可能帮助慧见看到问题的多维度,而不是仅仅停留在传统的对错判断上。

这种从孩子那里学习的态度可以深化父子关系,让亲子互动成为双向的成长和启发过程。慧见通过认识到这一点,不仅能改善他的教育方法,也能促进自己的个人成长,这是个人发展中一种非常宝贵的自我提升方式。


在佛教教义中,“无常”和“无我”是理解世界和自我本质的两个核心概念。将这些概念与慧见和昕宝的对话结合,可以更深入地探讨人性、自我认识和行为的驱动力。

无常 (Anicca): 佛教认为一切现象都是无常的,即一切都在不断变化中,没有什么是永恒不变的。这种理解有助于人们接受生活中的变化,包括欲望和情绪的起伏。在慧见的教导中,他提到孩子对于玩具的欲望以及情绪的波动,这都是无常的表现。通过认识到这种无常性,孩子可以学习如何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欲望和情绪,而不是被它们奴役。

无我 (Anatta): “无我”是指不存在一个永恒不变、独立自主的“我”。这个概念帮助人们理解,我们所认为的“自我”实际上是由多种因素(如身体、感受、认知、行为和意识)临时组合而成的。在慧见与昕宝的对话中,昕宝提出他体内有“好的我”、“坏的我”和“不好不坏的我”,实际上反映了他对“无我”的直观理解。每一个“我”都不是单一的、永恒的实体,而是多种心理状态和行为倾向的临时表现。

将“无常”和“无我”的理念应用到慧见和昕宝的对话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教育的过程,即如何让一个年幼的心智认识到自己内心的复杂性和变化性,并学会从中找到自我控制的方法。慧见教导昕宝,即使在多变的欲望和情绪中寻找一种平衡,也是在教他如何在认识到“无我”的前提下,管理和控制那些构成“我”的不同部分。

这样的教育不仅仅是关于如何处理具体的情境,比如对玩具或者iPad的欲望,更是关于如何在理解生命的无常和自我的非实体性的基础上,培养一种更深层的内在平和和智慧。